中新網(wǎng)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首頁 >光影江西

一方精硯歲余工 探尋江西修水貢硯制作技藝

圖為5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貢硯文化展示館,“修水貢硯制作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王令,他正在挑選制作“修水貢硯”的石料。 熊錦陽 攝
  圖為5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貢硯文化展示館,“修水貢硯制作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王令,他正在挑選制作“修水貢硯”的石料。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給石料整形。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給石料整形。 熊錦陽 攝

王令的工作桌上擺滿了雕刻刀具。 熊錦陽 攝
王令的工作桌上擺滿了雕刻刀具。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打磨硯臺。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打磨硯臺。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展示作品“五谷豐登”。 熊錦陽 攝
王令正在展示作品“五谷豐登”。 熊錦陽 攝

圖為王令作品“巧奪天工九龍硯”。硯長4.86米,寬2.5米,高1.5米,重13噸,制作周期達(dá)18個月,被譽為“硯王”。 熊錦陽 攝
  圖為王令作品“巧奪天工九龍硯”。硯長4.86米,寬2.5米,高1.5米,重13噸,制作周期達(dá)18個月,被譽為“硯王”。 熊錦陽 攝

 

  修水貢硯,又稱修水赭硯,是江西四大名硯之一,因石質(zhì)以赭色為主而得名。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曾以此硯作禮品,廣贈于蘇東坡等友人;清道光年間,道光之師萬承風(fēng)以此硯敬獻(xiàn)皇上,道光帝愛不釋手,列為清宮貢品,故又稱"貢硯" 。2021年,“修水貢硯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

責(zé)任編輯:劉思偉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