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守護鄱陽湖 南昌高新“鶴青計劃”垃圾分類在行動
“百人同行,一線守護,我們青年要為江西母親湖(鄱陽湖)做點事,在躬身清理灘涂的6小時里,每清運1公斤垃圾,就為夏候鳥騰出1平方米的潔凈棲息地!蹦喜咝聟^(qū)小白鶴青年志愿者、江西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學生楊杰手握剛拾獲的廢棄塑料垃圾向團隊展示,號召大家為“長江大保護”展現(xiàn)青春擔當。

為持續(xù)營造“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文明新風,常態(tài)化做好保護江西人民母親湖(鄱陽湖)凈灘志愿服務,按照南昌市城管局(垃分辦)和南昌高新區(qū)管委會部署,4月20日,南昌高新區(qū)“鶴青計劃”垃圾分類助力保護母親湖(鄱陽湖水系)志愿服務在南昌鄱陽湖五星白鶴保護小區(qū)水域一線開展;顒又100名小白鶴青年志愿者們集結整隊,井然有序地清理湖道12.69公里,累計撿拾垃圾30.78公斤。
在波光粼粼的鄱陽湖畔,小白鶴志愿者化身“移動環(huán)保課堂”。面對攝影打卡的游客,他們手持四色分類卡模擬候鳥覓食游戲;遇見帶孩子的家庭,則用方言順口溜講解垃圾分類法。游客劉婉云舉起手機,鏡頭里志愿者正用長夾從蘆葦根部夾起塑料瓶,“咔嚓”定格瞬間后,她主動加入“垃圾分類電子大轉盤”互動:“這些娃娃們設計的活動,讓我?guī)追昼娋陀涀×撕嫔系呐菽鍖儆诳苫厥瘴铮 ?/p>

距宣教區(qū)百米外的灘涂治理區(qū),30組志愿者分組成隊:一人持可伸縮垃圾夾精準定位污染物,另一人用防穿刺收納袋分類盛裝,對深埋淤泥的玻璃碎渣采用“定位-標記-集中清運”三步法。在湖岸交界區(qū),志愿者們佩戴手套,按照“先隔離后處理”原則,將泡沫浮板碎片裝入飄散回收箱。
本次志愿服務活動采用“垃分實踐+湖岸凈灘”模式開展,通過沉浸式宣傳與場景化實踐相結合,組織志愿者在鄱陽湖沿岸進行垃分科普與清理,活動由南昌高新區(qū)建管局(垃分辦)主辦,南昌高新區(qū)小白鶴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承辦。下一步,南昌高新區(qū)將持續(xù)推進垃圾分類助力保護母親湖活動,動員更多群眾投身垃圾分類活動中來。(文:王鵬、諶佳駿)
責任編輯: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