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地市新聞

江西九江:工人思政課為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為大力實施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引領工程,深化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更好發(fā)揮工會“大學!弊饔茫,九江市總工會結合九江工會實際,以“九江工人大思政課”為載體,推動職工思政教育從思想引領的“精神高地”向實踐轉化的“行動指南”深度邁進,實現思想淬煉與行動突圍的“雙向奔赴”,為新時代產業(yè)工人隊伍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創(chuàng)新教育體系,讓思政教育“接地氣、有溫度”。在教育體系建設上,九江市總工會精心規(guī)劃,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yǎng)等多個維度,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優(yōu)化。不僅系統(tǒng)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還融入法治、勞動、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同時,聚焦職工利益關切,講述九江故事、工會故事以及職工群眾自己的故事,讓思政教育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

  匯聚精英力量,打造思政教育師資“天團”!熬沤と舜笏颊n”師資庫匯聚各方精英。充分利用九江“贛鄱勞模工匠宣講團”資源庫,邀請勞模工匠分享他們的奮斗歷程和寶貴經驗;同時,各縣(市、區(qū))總工會積極推薦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高、表達能力強的人才參與。此外,還與高校合作,吸納優(yōu)秀思政教師、專家入庫,為課程注入專業(yè)理論知識,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構建課程矩陣,實現“理論賦能”與“實踐突圍”深度融合。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是“九江工人大思政課”的一大亮點。高校專家名師結合黨史、工運史錄制理論課程,為職工們梳理思想脈絡,夯實理論基礎;勞模工匠則以親身經歷為素材,錄制思政課,生動詮釋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以及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各縣(市、區(qū))總工會主要負責同志及退休工會主席結合工作實際,講述工會工作故事,讓職工更深入了解工會的職能和價值。在此基礎上,鼓勵工會干部積極參與,評選“精品思政課”,進一步激發(fā)創(chuàng)新活力。

  拓寬傳播渠道,以微視頻讓思政教育廣泛傳播。九江市總工會邀請各行業(yè)勞模工匠和一線職工代表,結合本職工作,用身邊故事、勵志故事講述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理解和感受,錄制一批微視頻,通過“九江市總工會”視頻號面向全市職工推送,并借助省、市媒體廣泛宣傳,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以微視頻傳遞大能量,擴大活動的社會影響力。

  強化骨干培育,鍛造思政教育“生力軍”。在骨干培養(yǎng)方面,九江市總工會多管齊下。將思政課程納入全市及各縣(市、區(qū))工會干部培訓內容,提升工會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宣講能力;為參加宣講的勞模工匠提供一對一培訓指導,打造一支以勞動模范、大國工匠、最美職工和高技能人才為主力的宣講骨干隊伍;適時舉辦全市“九江工人大思政課”宣講比賽,挖掘和培養(yǎng)新生宣講力量,為思政教育持續(xù)注入新鮮血液。

  推動多維聯(lián)動,讓思政教育既“出圈”又“入心”。結合重要任務和時間節(jié)點,“九江工人大思政課”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圍繞“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和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等重要時刻,全年舉辦3場“九江工人大思政課”進校園、進企業(yè)、進新就業(yè)群體示范活動。同時,舉辦10場以上市級職工文體活動,不斷強化廣大職工思想政治引領。

  點燃紅色引擎,激活本土資源,打造“行走課堂”。在教育實踐陣地建設上,九江市總工會充分挖掘本地紅色資源。依托“湘鄂贛省赤色總工會舊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深入挖掘九江各地紅色工運故事,引導職工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打造“都昌縣紅色工運陳展館”“修水縣工運史館”等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等活動,讓職工在實地參觀、親身體驗中接受思政教育,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此外,鼓勵高校、職業(yè)院校和大型企業(yè)與工會協(xié)同合作,共建勞模和工匠人才創(chuàng)新工作室、工匠學院、校企合作基地等,共享紅色工運陣地、工運史館等資源,拓展“九江工人大思政課”教育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完)


責任編輯:羅鮮梅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